起源:
1926 年美国 Rockfeller 研究所从瑞士引入白化小鼠培育成 Swiss 小鼠,1944 年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汤飞凡从印度 Hoffkine 研究所引进 Swiss 小鼠,饲养在中国昆明中央防疫处,由于该小鼠起初引入地是昆明,故称为昆明小鼠。解放后中央防疫处迁回北京天坛,更名为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1950 年小鼠随之引到北京天坛(检定所现址),当时保种 9 对,1953 年10 月移至北京东郊,1954 年扩种,相继引到其他单位,现已遍布全国各地,2008 年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引入。
特征:
● KM 小鼠繁殖率高,哺乳能力强,常作为带乳鼠以及胚胎移植过程中的假孕鼠。
● 基因库大,基因杂合率高,繁育过程中常发现基因突变鼠。
● 对疾病抵抗能力强,适应性强。
应用:
KM 小鼠是我国生物医药学动物实验中使用量最大的品系,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兽医学、生理学等研究。
● 毒性试验。常用于新药的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和突变、致畸、致癌(三致)试验,也常用于药效及副作用评价判定研究。
● 消化系统研究
● 行为学研究
● 疲劳性实验研究
● 激素研究
● 代谢方面研究
● 疾病研究
● 计划生育研究
● 肿瘤学研究
● 麻醉及镇痛药研究
● 免疫学研究
● 营养学研究

☆ 动物到货后,请核对动物品系、数量、性别等信息,并检查外包装及动物状态,如发现异常请及时拍照并联系我们。
☆ 动物经长途运输后,会出现体重、生理指标改变的应激反应,请适应饲养 3-7 天以上再使用,在此期间注意观察动物的状态。
☆ 动物性成熟之后,领地意识会增强,尤其是雄鼠,不同笼盒动物放在一起后经常会出现相互打斗现象, 请尽量避免将不同运输盒的动物并笼饲养。
☆ 啮齿类实验动物的最适生存环境温度在 20-26℃,在饲养、运输等过程请保证环境所需,禁止放入密闭后备箱运输动物。